人多水少、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水情,水資源短缺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。節約用水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根本途徑。黨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節約用水工作,出臺了一系列節約用水管理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。我們選擇了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分享給大家: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》第八條明確規定:“國家厲行節約用水,大力推進節約用水措施,推廣節約用水新技術、新工藝,發展節水型工業、農業和服務業,建立節水型社會”。這為節水型社會的全面建設提供了法律保障。
《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》(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60號):
第七條 實施取水許可應當堅持地表水與地下水統籌考慮,開源與節流相結合、節流優先的原則,實行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。
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節約和保護水資源的義務?!?/span>
第三十六條 征收的水資源費應當全額納入財政預算,由財政部門按照批準的部門財政預算統籌安排,主要用于水資源的節約、保護和管理,也可以用于水資源的合理開發。
《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》(國發〔2012〕3號):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,到2030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;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,到2030年用水效率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,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,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.6以上;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,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總量控制在水功能區納污能力范圍之內,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95%以上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 水利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九部委關于印發《全民節水行動計劃》的通知(發改環資〔2016〕2259號):實行農業節水增產、工業節水增效、城鎮節水降損、缺水地區節水率先、產業園區節水減污、節水產品推廣普及、節水產業培育、公共機構節水、節水監管提升、全民節水宣傳等十項行動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 水利部關于印發《國家節水行動方案》的通知(發改資環規〔2019〕754號):
到2022年,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,節水產業初具規模,非常規水利用占比進一步增大,用水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,全社會節水意識明顯增強。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30%和28%,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.56以上,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。
到2035年,形成健全的節水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、完善的市場調節機制、先進的技術支撐體系,節水護水惜水成為全社會自覺行動,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,水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,形成水資源利用與發展規模、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新格局。
上一篇:節水術語(一)
下一篇:節水:引領風尚 共赴未來